今天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3 B/ I/ q* n( b5 x/ R8 s2 x 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
) ~! l( G1 v4 g, c& L S ( T T) z: n. {' r7 F# m+ B* m
本项调查对图书阅读率有国民阅读率和识字者阅读率两个定义。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是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调查样本总体之比,这个指标表示的是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包括不识字者)中所占比例。狭义的图书阅读率是指识字者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拒答者除外)之比。
$ I: @3 d# U7 Y; X7 J2 o/ K( X0 W% W3 [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以城乡户籍划分,2005年城镇居民的读书率为58.8%,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农村居民的读书率为43.0%,平均每人每年读3.3本书。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 k6 J6 D( G, \6 s0 `4 {
' G! B! n% F' Z; O0 b0 u) T6 N% r# b% W 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 + E8 a0 e/ W, M8 k
( `8 p' e- T6 @0 `' f6 ~ 25%的人读书时间减少 # e$ c2 U) Z |" C/ K/ ]" D
/ W$ o( I8 P! K5 I# U* O; g 从读书时间看,在读书者总体中,有25.0%的人读书时间减少了;有56.9%的人最近半年的读书时间与上半年基本一样;只有18.2%的人最近半年读书时间增加了。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个人读书时间增加的比例显著减少了,个人读书时间减少的比例又在2003年的基础上有所上升。
* F* U- F% h( p! _$ m2 e; m! ^' R; y8 I1 X6 N
调查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其原因时,选择“没时间”读书的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比例为29.1%,这也是目前人们不读书的两个最主要原因。
9 |, c2 W% M! X. {0 L9 c" m- w; g$ d* {. ^" A9 s
进一步的交互分析表明,从性别看,强调“没时间”读书的人中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比例。从年龄看,“没时间”读书的人群中,有54.2%的20~29岁年龄段的年轻人以答案选择比例最高而排在首位,其次为30~39岁的青年人,为50.7%,再次为40~49岁年龄段的中年人,为49.2%,可见,在“没时间”读书的群体构成中主要为中青年。而在“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有45.9%的18~19岁本应为在校学生的青年人排在首位,这种倾向值得注意。
5 `( \# }/ a% J5 n. {- x3 a& I+ f- `7 O" k4 M) E1 t1 H
国民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 ) Q- t& D" O* y2 B6 C& t8 X
' f$ A/ W+ t, f" }4 z 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 d. P2 K8 V6 v2 t; w9 j- s/ O2 j, q
1 j9 m+ u; n5 H' k9 H3 B4 M, s 近5年来,男性网民比例已经从男性总体的8.0%提高到31.2%,女性网民由女性总体的5.3%提高到24.2%。男性网民增长了3.9倍,女性网民增长了4.6倍,近年来女性网民的增长率要快于男性网民。
5 U: a& N5 }7 B+ b网络阅读不能替代图书阅读 ) I. R! d! k0 g+ C- ~
: D5 U; T. h, Z$ t; ^; m( {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 3 w; i. y v5 u, Y$ X0 s8 [& N% Y
8 x* u9 S5 _) j* g: g9 x* x1 A
近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率持续降低,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的读书时间也在减少。
. [& c" }1 m6 B# Y) x6 N$ |; m6 F8 W% q" B, s. c, p S% y1 |
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媒体的兴起,就疏忽国民图书阅读率的下降,因为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还是要强调传统阅读。在我看来,传统阅读更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而且虽然现在有的图书比较娱乐化,但那绝不是图书的本质,图书的本质还是要体现出内容的深刻和文化积累。而这一点,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 v3 |* C2 ]. V3 ? @
6 h4 M4 b; _; z% I6 L1 k% e
当然,针对当下网民的阅读新渠道,考虑到网络的快速和海量,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也要注意引导。很多提倡阅读行为的活动中,现在对如何引导网络阅读似乎还没有明确的措施。 . J& Y; a: o# N Q. J" Z
PS:无论在什么时候,读书还是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