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22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 我省新增三名工程院院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1-24 09:05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 12:5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年一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昨日揭晓,共有33名杰出工程科技工作者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21人。
    6 o2 E3 L- s" t8 G: Q5 [2 a
    2 M" e& }6 g! B  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介绍,新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0岁,其中50岁以下的7人,占新当选院士人数的21%。年龄最小的44岁。新当选院士中有7位是工作在厂矿、企业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专家,有一位为女性。
    8 Q% O% o) \, f* p2 S4 y% w9 G% b$ o9 [. p& P# Q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今年1月初启动,共产生484名有效候选人,经过遴选、第一轮评审、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主席团审议等程序,产生了33名新院士。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两人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一人来自台湾。此外,今年中国工程院还新选了3名外籍院士,其中美国籍两名,挪威籍一名。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人数达到34名。; \  m6 v6 ~. B; d/ v
    % H  K( [5 V$ L% c0 E( u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许庆瑞教授、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谭建荣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大鹏成为浙江高校当选的三名工程院院士。至此,我省共有两院院士30名。本报记者昨天第一时间采访了三位新科院士。
    5 J, W& H9 w! a6 C2 n& L3 a6 F6 I: Q* K; Z
      李大鹏:1 w( h& N" \0 y: f9 g+ n
    ; Q4 Y$ I7 s- F; {! O3 [
      医药发展史上
    + ~' i" T- v1 a; @- |6 V+ t
    4 F2 E- F1 f0 l  最高发明奖获得者
    # G& O! S; @, b, Y  A3 B. p* }( y! Z
      昨天,获知自己成为工程院院士的李大鹏教授,还获得“十大感动校园人物”。作为今年唯一来自浙江省省属高校的工程院院士,对于自己荣获工程院院士一事,李大鹏很低调:“其实在科研上贡献卓著的人很多,我的机遇更好。”
    # o/ X$ m6 y4 N; p1 `& d* Q# T; K8 v" L5 I
      为了科研他曾经昏迷40多天
    1 ?  y  ]# M- B0 w
    . i5 s, z: T, A4 F  “当时我就想着冲出去找灭火器……后来别人告诉我,当时我的头发、皮肤、脸,都被烧焦了,整个人已被烧成曲折状,并且已经僵直了,昏迷了40多天……”在“十大感动校园人物”颁奖现场,大学生们听着视频里李院士的自述,有的感动得眼眶湿润。9 c4 r, Z( B& @, a- a

    0 m2 _; l2 r* G& i' y9 I$ t# {  “全身都烧伤了,皮肤都是后期植上去的。”李院士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那是1989年夏天,气温高达40摄氏度,在狭小的实验室中,一万毫升易燃易爆化学溶剂突然爆炸,喷发起火。其他人员迅速撤离现场,李大鹏却冲进火海抢运实验资料和提取物。+ q/ r  h/ B* a* O1 O& R% F4 c
    5 \! Z0 k/ v& T; ?* C& G
      当救援人员赶到时,李大鹏的四肢已被烧成卷曲的固态,嘴、鼻、耳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近85%,肝、肾、心功能严重受损,抢救中几度濒临死亡,报考母校研究生的机会错过了,出国继承财产、当现成老板的机遇放弃了,前妻也离他而去,只有70多岁的老母亲天天为他洗脸、擦身……但李大鹏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1 p' \7 Q, a# _& E7 i' w% N
    ) |* F- c5 `2 r& L  他在中药制药方面不断创新
    + C' F$ y! b% Y' U3 M1 n  J8 r2 n* T/ R
      李大鹏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复旦大学药学院),从事中药研究30多年,先后主持13项(次)国家级中医药重大攻关课题(项目);研发新药5个;已获中、美、日、欧(共体)、俄等国的药物专利21项;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获部(省)级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5部。& F! F& M$ |. y' N4 K* f5 n
    " u9 f$ E" r0 f0 r" H0 C* \& Q
      李大鹏在中药制药创新工程上最主要成果是:从中药薏苡仁中发现并分离到具有抗癌作用的新化合物薏苡仁酯;创建静脉乳剂共性技术平台,成功研发抗肿瘤中药静脉乳剂——康莱特注射液。该药转化为生产力后,累计用于70余万例各种肿瘤患者的治疗。他率先将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理论应用于中药提取工艺,技术产业化后,光一个产品每年可节省10万余吨石油制备的有机溶剂。他的一项技术,每年能够节省10万吨石油。0 E, O# Z2 `* s1 t( A

    $ `' S* ~4 c% `  ~  他累计认养残孤儿童1800多名
    / B- I( ~3 _% U% ?* [, l0 B) C+ ]  G' N( H$ @
      迄今为止,他累计认养残孤儿童1800多名;长年资助400余个孤儿寡母家庭;捐建5所希望小学;捐赠现金达4000余万元(赈灾、扶贫帮困等),并设立2亿元的中医药发展事业和抗癌事业基金及社会公益基金等。; B" H8 F. B2 e6 u8 c

    : }" J5 J/ S' J( g# e  昨天,这位被1800名受助儿童称为爸爸的科学家,又筹划起为校贫困生设立基金的事。
    & s: x6 Q& }& x: P" S" s$ \! ^
    ! t# s' F8 G" {$ y" Y  许庆瑞:2 N! d& F7 q+ T. [$ m

    . X! Q8 |8 o& ?$ S+ S% c" f  探索前沿管理
    # `6 m* k9 E' Z
    # g6 u/ T5 ?- R" Q! Y  助力企业成长
    , m) }* |" i$ Q' e* K
    9 ^* f5 i1 H9 \' ]  `  1980年赴美进修两年回国后,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管理”这一概念,1990年出版我国第一本有关技术创新学科的著作《技术创新管理》,30年专注于创新管理最前沿领域。2007年12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授予浙大管理学院教授许庆瑞,为中国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2 m6 e8 C3 w% d* e4 g' X  P
    ; F) K4 D2 e& \  说起企业界的许教授在企业界的“好朋友”,很多人都知道他与“海尔”的故事。许教授的团队用长达十年的时间在企业内部常驻调研,帮助企业建立了全面创新管理体系,从多个方面为“海尔”出谋划策。
    1 _; s+ W. l  Z, P
    / `. c( E* a7 [- ?  海尔副总裁称:“许教授带领的技术创新管理团队主要帮他们搭建了技术创新的平台,这才有了一年1000多项的技术创新成果。”! \' V) K  |; _9 C, X$ w+ m; c

    # j! B/ F4 E/ H+ B5 c) _  “前几天他们的副总裁还打电话过来,让我们一起去人事厅办手续,在‘海尔’建立起一个博士后流动站,长期帮他们搞这方面的调研。”许庆瑞昨天告诉记者。7 {3 m. x& D  t, j

    * l: f3 K9 c( K) z+ s" t+ `  许庆瑞1951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毕业,1961年到浙大电机系任教。许庆瑞着手在电机系一个教研室的基础上创办管理系。30年来,许教授不断提出技术创新管理的真知灼见,对我国的技术创新作出重要理论贡献。1 F% o! t7 L9 x* H" G
    ; u7 k6 E* j' o3 X6 r7 [8 B4 ?
      谭建荣:
    ! I3 p0 g2 C; [
    1 f& h4 u7 |4 q. Z/ l4 y  把座右铭标在1 v- C0 R  b$ V

    & J. D6 ?6 b3 a( I* Z$ O, R( r1 X) v  实验室牌牌上  h% h* ]5 L+ a# }

    ' j3 R& \, o( g/ {  “宁静致远”、“上下求索”八个字,并肩站在浙大工程及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浙学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工程图学教学基地两行大字的上方。研究所所长、教学基地主任谭建荣教授说,“这个布局是我设计的,这八个字代表了我对人生、对事业的理解和追求。”
    - @, b& J3 t2 |7 @
    7 v  F; R0 I% |; q+ v( {! Y# W  他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研究,一直在尝试破解美国人的技术奥秘“大批量定制”。2002年,谭建荣团队提出并用软件实现了批量与定制相结合的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这一科研成果扩大了企业的产品种类,以往需要半个月才能完成的电梯设计方案,缩短到4个小时。) L. ^. z# C% D% J4 o) [
    ) \/ D4 W3 ?2 s: ^, s& k
      作为理工科教师,谭建荣认为:“作为一个工科领域的学者,最好的基础性知识结构应该是‘数学、物理、中文’加‘外语、计算机和工程图学’”。他要求学生把中文学好,把论文写美。
    + _+ P! p9 W$ }' H5 K5 r/ E
    / R5 o4 C4 e5 C" V  他对学生的承诺是,决不耽误学生的学业一天时间。谭老师每次出差前,都会安排好研究生们各自的课业,如果出差时间较长,学生有要紧事,比如论文要投稿了,要让他签意见、有新想法要与他讨论,那么,他就通过短信、电子邮件,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
    ) x( [1 K+ \* F# o9 ^/ J% Q+ A/ P- Y1 t
      大多数人出差回来总是先回家,但谭建荣不是,如果踏上杭州的地面没有超过午夜,他总是先去研究所,因为他知道,他的学生和同事这时候还在工作。(301070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8-1-2 19:20:39 | 只看该作者
    好消息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