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唐山农民兄弟在抢修现场拉线架网2 _ I P4 X, k# P7 V
$ x, K% r! S5 G8 |0 M% l+ z M! ?
吴玉兰摄 参加救灾的13位唐山农民
0 _; P# Q7 J" n& q6 N5 ~8 C
- P, E4 o- i" h: f3 D 日前,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太芝的女儿将老人临终前嘱托的2000元钱交给了宋志永,这位来自河北唐山的硬汉禁不住泪流满面。) O7 z& z- e/ y5 i& c1 d |& P
$ f! |4 _/ G# E2 |7 }* f
宋志永当天上午收到一个意外的短信。内容是:郴州一位身患肝癌、生命垂危的64岁老人李太芝在电视上看到宋志永给家里打电话都欠费了,老人离世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嘱托子女们为带领唐山13名农民在郴州义务救灾的宋志永的手机充上2000元话费。但宋志永表示不会接受。 5 H9 X) }! f7 s: p, v/ {
/ y' Z6 l$ d0 ?% ?) ` 自掏腰包几万元救灾+ ]- C& d6 V: d1 [7 @
@+ }' `( _- l" C. D
我国南方罕见的特大冰灾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宋志永平时做些小生意,家境并不富裕。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断水断电的情景,他毅然从家中存折上取出3万元钱,并联系了本村12名村民,备上铁锹、铁镐,租了辆中巴车,大年三十下午4时毅然南下,赴湖南郴州参加救灾。) h0 ?3 W& `0 H. X, D/ d& g: ^$ a
( w0 q! z. d, w5 D, R! ?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62岁,最小的才19岁。不仅有一对亲兄弟,还有两对“父子兵”。大年初二上午,他们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为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的一支编外“搬运队”。当天,他们便开进宜章山区抢修现场,破冰除雪,砍树清障。道路打通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往工地上扛器材、抬电杆,直到晚上7时多才收工。此时,他们的外衣已被雨水浸透,结了薄薄的一层冰,内衣则被汗水浸透,袜子脱下来,一拧一把水。
5 J8 x. J5 T2 w3 L0 q% j
% q$ ]) R' |% u# A4 o 日前,记者拨通了正在湖南郴州救灾一线的宋志永的电话,电话里他气喘吁吁地说,他们正在往山上运送电缆。“30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俺们,现在南方遭受了这么大的雪灾,俺们理应来支援。”
% ^" I0 D. A# X1 u' g2 p0 Y8 O1 i$ \7 d- I' U9 `4 N( A- _. O
将6500元钱捐给灾区
6 x Q* \: p8 ^; Y X5 S
6 `7 w8 `- u+ \6 ` 这几天,郴州从普通百姓到当地官员,每个关注他们的人,都在向这些可敬的燕赵义士们表示感谢。黄石村村民刘长荣为他们送去了橘子;听说他们不习惯吃湖南辣椒,有人给他们送去了不辣的饭菜;宜章县迎春镇大津村村民跟他们一起搭建被损电塔……* X2 s- n9 |* g2 Y
, H; B& h# a# w 这些天来,13位唐山义士转战了七八个山头,参与近20座铁塔的抢修。“原计划正月十五赶回唐山过元宵节的。现在看来,计划要落空了。”宋志永说,“大伙都说,哪里需要,我们就上哪里。”
. k @6 y6 n7 j; d
+ J/ K! c3 }& s6 A$ c “他们做的是铲雪、搬运物资等一些平常人都能做的小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南下灾区"帮一点"的作用就不大。相反,他们的作用大得很!放弃年关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自掏腰包几万元,冒着风险南下帮助灾区救灾,是一份浓浓的兄弟情。千万别小看这微薄之力,其实,人在自然面前显示的强大能量,就是人间每一点力量的大集合。”这是湖南当地媒体一篇评论中的一段情真意切的话语。
9 Y# h5 {( s- Z: ~! \4 | b3 U5 I+ N" l
宋志永的妻子张宁说,在电话中,她和宋志永还商量好,要将自家的500元钱捐给灾区。2月16日一早,张宁把她和丈夫决定捐款的事向同村嫂子们一说,立刻得到了众人的认同。13位义士的家属们决定将6500元捐给灾区。" B5 _3 D: B @6 s. p" z1 P
/ C! M" z' b( l5 R& v+ S' X: U “13位唐山农民的义举感天动地,再大的困难在这样一种精神面前,都是孱弱的。”陕西网友如是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