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联欢晚会到今年是第25年。在过去的25年中,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春晚却总能闪出一些语汇的光芒,流行一时。不得不承认,春晚在引领话语时尚方面占尽先机。
! L4 h% ^1 h+ J4 O& e, a% K5 k* z4 J: x8 Y$ J5 }7 B$ i3 j
1983年:“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李谷一成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给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
" @9 r( _! v" h9 r. `- `8 W- b6 H7 g4 Y9 {
1984年:“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马季的单口相声讽刺的是虚假广告,然而此后黑龙江敏感的企业家从中获得了灵感,真的推出了“宇宙”牌香烟,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 ' O! c! S, p: l8 x# s
S3 K5 `( O) e1 t1985年:“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由于这年节目的水平质量普遍不佳,中央电视台不得不在此后的《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这一年只红了一首歌,那就是《十五的月亮》,当然也就捧红了主唱董文华。" 1986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蒋大为的歌声曾经感动不止一代人。 + U; ^+ x3 Q3 p5 s9 k7 D
0 D+ ?0 b) e' X; K! B3 E e, f- M
1987年:“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歌手费翔立即成为歌星,而且还背上了“制造”不久之后大兴安岭火灾的“黑锅”。 2 M2 J! @% T4 X, C/ v/ u( m
3 {: c& Z9 e$ |' a- P; K- |
1988年:“领导,冒号。”相声《巧立名目》内容并不特别出色,牛群也不出名,但这一句台词逗坏了观众,在春晚后仍流行了很久。 2 V' k P2 X8 [1 K5 ?' x* D% m1 ]
0 z9 n {# K j/ L& C* I1989年:“司马缸砸光。”唱了一辈子评剧、演了一辈子配角的赵丽蓉,从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中成功转型,此后成为小品当红明星。这句台词单拎出来并没有多好笑,但一想到是赵丽蓉装傻充愣把侯耀文弄得晕头转向,总是忍俊不禁。 " L8 b1 [# ]7 I. ^; t; ^( V
% ?* b: u% }( P: P+ i/ N7 q( L
1990年:“傻样儿!”小品《相亲》奠定了赵本山中国第一笑星的地位,且十几年不倒。
( m) o0 X$ }8 d) y! ?% V% ?) ]( J" Q2 g$ s$ g
1991年:“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一首听了想哭的《我想有个家》让观众熟悉了一身黑装像男孩子的台湾歌手潘美辰。 7 i1 l# L0 E5 z. n0 Q# r
4 R( \4 N' m& P1 h3 z9 M o1992年:“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小品《***今天》里,赵丽蓉发明的探戈让观众学了足足一年,也乐呵了一年。
6 A" y7 G. B& r/ |( I* j
4 b2 c c& f6 o1993年:“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毛宁因为一首《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这条出名之路还引发了广东歌手北上的潮流,这句经典歌词后来也被篡改成“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 U+ Y8 ?/ ~: E5 K: D8 Z
* C9 ~- C: d( l# h& }( m* e' r1994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宋祖英以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
- M' i$ j+ K% Z( Q' l
& F. |5 _5 A" ?5 R1995年:“六月六,六月六,六月六啊六月六!”巩汉林给赵丽蓉进行包装,要求新潮式的表演,动作要有爆发力,因此评剧唱词也改成了RAP(说唱)。虽然小品《如此包装》对演艺圈流行的包装热进行了讽刺,然而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改造仍然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
, K3 L: N/ L D8 u |9 ]5 ^ q/ x
1996年:“它为什么这么脆?就是一盘大萝卜。”这次想打工的赵丽蓉碰上了黑心老板巩汉林,她风趣的唐山口音和精湛的演技,不知给多少人带去了欢乐。 R$ {+ V4 [% W/ I j% P' u5 L
: U" S$ V9 Q0 n8 F& z4 q9 x9 w9 Z, N
1997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董文华唱响了《春天的故事》,老人画圈的故事成为特区的一个符号。
* t7 w' T4 @( `- j+ s% y, {, i) n7 c! R9 {. M' E
1998年:“来吧来吧相约九八。”《相约一九九八》的成功,除了旋律动听、歌词清新外,还要归功于王菲、那英两位“大姐”级歌手的支撑。这首连续10周荣登全国各省区市电台排行榜冠军的歌曲不仅使王菲以一种相对主动和主流的方式接近了她的歌迷,而且两个人的合唱对彼此在歌坛的地位、人气都有相当的提升。 4 v6 _/ b2 b, j5 o
( {* X+ k+ Q: |+ `- l6 S3 c
1999年:“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最早在电台打榜的是男歌手耿宁,但由于缺乏版权意识让陈红与原著作权人签署了买断协议,而他只成为《常回家看看》的原唱。
6 r: r, d( c5 [: E" K" K, x# m
% _7 M/ b* [* y# \9 i% R2000年:“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个本来湮没在笑话堆里的平平之作,有了舞台上赵本山和宋丹丹的身体力行,一下子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4 }( o' C2 q% U! B: {" J# n$ N$ b1 c4 {8 ^9 u- j
2001年:“走两步,没病走两步。”赵本山把卖拐的骗子刻画得入木三分,被人们津津乐道。
& {( ?" A" k, X7 P5 |
6 Y" x$ K& k& |$ L5 I6 h2002年:“忽悠,接着忽悠。”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范伟显然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训,但最终还是招架不住赵本山的忽悠。
& g, |, X! w7 C/ R7 r# @" P# O {( K3 G, V6 d# K! n
2003年:“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当赵明和妻子麦玮婷拥着女儿赵丝弦、抱着更小的儿子上场时,当小姑娘调子都不太准地稚气地唱着《让爱住我家》开头这句歌词时,惯于煽情的春晚,突然端上这样一道清粥小菜,有种难得的温馨。
% |( k& C3 R8 F1 w* @
S9 [1 E3 y9 q8 N: W2004年:空缺。周杰伦的《龙拳》像杂耍,齐秦和莫文蔚合唱的《外面的世界》怀旧有余、突破不足,赵本山在《送水工》里煽他不擅长的悲情…… " C% H5 g# d- x# I- u
/ r3 `2 d! X2 ^) e- W4 B4 Z
2005年:“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和上一年对比鲜明,2005年精彩台词特别多,但这句无声的语言却当之无愧。邰丽华和她的20位聋哑姐妹在4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舞出了完美结合和谐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千手观音》,时长6分钟的舞蹈,掌声达到10次。这是历届春晚观众最一致的自发行动场面。 ; Q, Z1 l: B7 g0 r* {. p1 I
: y: O* |1 d( L- \2 f2006年:“阿瓦,(哎,)那撒日阿登咕噜有喂,(噢趁类里古)……”别急,这不是乱码,这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是“爸爸,(哎!)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对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布仁巴雅尔创作,并由他和妻子乌日娜以及7岁的小侄女英格玛上台演唱的《吉祥三宝》,清新自然,颇受欢迎。而《吉祥三宝》又因为与法国电影《蝴蝶》主题歌相似闹得不可开交,可谓新闻不断。
. C) _' F9 U6 \; j% o5 P, n) y' q
' l8 }+ U I0 z9 {3 r2007年:“你太有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