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亲”,是指经中间人介绍,有意找异性朋友的男女青年见面,互相相看。原多被年龄偏大的青年采用,现在这一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所认同。北京一所高校的校园网上关于“如果让你去相亲,你会怎么办?”的调查显示:在参与投票的1279人中,“欣然接受”的占48.88%,“会接受”的占19.33%,“视情况而定”的占23.39%,“不接受”的占6.73%,“不知道怎么办”的占1.67%。
6 G4 t! s; A' x+ |
) L2 g; Z- j4 y1 B% s大学生相亲的为何多起来了?据了解,学生家长是直接的推动者。不少家长都觉得,如果孩子不在大学期间解决终身大事,很可能就会成为“老大难”。对于这种想法,很多学生也表示理解,通过介绍,双方都知根知底,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比较牢固,也比较容易走向婚姻的殿堂。
6 w: @! z! v6 r
- }- b' N) @1 J- L# k% l; ]: @! S另外,校园相亲比较便利。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说:“上班下班,我们每天穿梭在地铁中,忙碌而疲惫,大家连互相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哪来的一见钟情?其实每次走进地铁时,在我视线范围内的适龄女孩都不止一个,但我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跟她们认识。”一位学工科的男生也感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但个人空间却越来越狭窄。于是,大家开始“盘点资源”,相互当起了“红娘”。下面,是几个大学生相亲的小故事。
5 u, B- e/ [1 c8 O8 I% V: }, j/ n K% p( F( j& u" h0 N! ?
相亲让我捡了个大元宝
5 }5 i5 b6 ~ O. h; |2 u4 `3 e
' e. ^9 d* c, c& j. F- r' u小翠讲述
; n% g+ P$ R5 C, B- n: W7 {- y7 p2 s& C2 `4 _' Q# u/ [
一天,高中时的“死党”打电话,要给我介绍对象,说强是他大学同学,现在在北京工作,家庭条件不错,人缘也好。我犹豫了一下,说见见再说吧。
# F$ A. D1 B+ W% `" b
4 m% }$ ~2 a: o9 {7 f! i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高校都是男女比例不平衡,比如理工科院校女生就少,像我们师范院校男生自然也少。大家交往的圈子很窄,大家见面也常会半开玩笑地问:有存货没?我们都觉得相亲是很自然的事。
! z0 c5 O/ s2 ~% g
; E: q( s) L* h第二天中午,强打电话说在学校附近,问我有没有时间。我一面说有事在忙晚点儿再联系,一面直奔师姐宿舍,求师姐帮我化化妆,我想给他留个“好印象”。在镜子前摆弄了半天头发,想遮住这对讨厌的“招风耳”。两个小时后,我们在麦当劳见了面。 ; a/ @( V3 }% `! q% f
) x) S ^8 v9 ]: u4 C/ U饭后,我直接去给师姐汇报“相亲”过程,当时怀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其实,我一眼就相中他了,他的身高、发型包括穿着恰好都是我喜欢的类型。 " C9 w' H+ r4 O! k
8 k+ |4 @% R5 M- V晚上,他发来短信:今天相处得很愉快,希望我们能继续交往下去。我故意说:你的意思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吗?他回:买卖成不成由你决定。顿时,我红了脸。
* N; C% q" M6 n4 `
- g0 ? I) ~0 t1 |1 S# w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时常约会。渐渐地,彼此了解多了,相处起来也更惬意了。情人节那天,他快递了一大束玫瑰到我宿舍,搞得宿舍的姐妹都知道有这么个人了。 2 x$ f/ H# \% R
. n/ }) R, r/ O相亲,请认真对待吧
; j( `5 R8 _: C' ^! g- r9 D+ N9 c
果果讲述
; Z! c4 t. K5 R; `
- H& S% l1 q7 y9 g来北京上学之初,爸妈就托在北京工作的表哥帮我介绍对象。哥嫂也毅然承担起来,从我来的第一天就张罗着要给“找婆家”,我们每次见面都会谈论这个话题,但一年下来也没具体“落实到人”。我很早就不再把这事放在心上。上了研二,专业课、论文、实习、做课题,我开始忙碌起来,去表哥家也少了,这期间我也有了男朋友。
: o( f9 R6 ^" S. z( w8 h# y# a( i- c! }" x
一天下午,嫂子突然发来短信:“给你介绍个小伙子,他叫凯文,在大企业工作,他会跟你联系的。”我当时就懵了,不知道该咋办,因为是亲戚介绍的,真的不好推。 0 k3 `* P' }) x. ~/ z
# A! u) E* u# a0 X' y& W/ K% z晚上,凯文果真发短信来:“犹豫了很久,才发出这条短信,我想你也一定很紧张,觉得不好意思,我推开了一扇窗,不知道外面是怎样的风景。”我故意等了半天才回。一连几天,凯文都会发短信过来,他问我什么时间有空,我心里嘀咕:早晚都得见,干脆,早见早了事。 ; L- r4 k6 \& n9 \
" B# Y$ R9 P0 ]' x- `
那段时间我刚到一家报社实习,就说想采访一下他。他明显有过思考和准备,从始至终,一直很认真地谈我采访他的话题。 ( P/ V; m1 `& |9 M# w
" y4 Z0 e7 s' f2 d @8 p
那天是周六,我说采访之后还要开会,他怕我迟到,谈完就让我赶快走了。
5 b( {; w+ \( z @# w/ l
6 L _7 r7 b4 ]' O" e几天后嫂子打来电话问感觉怎么样?我说:人挺好,只是我最近比较忙,过段时间了解一下再看吧。其实大家心里都有分寸,这事随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 K% {8 ^9 L: M3 [$ b5 i& _$ e3 X2 f( [4 @8 ]# ^; h0 _2 y$ A6 v& i0 ^
相了一次亲,没有想象的“难堪”,一切都在我“蓄谋已久”的计划中落下帷幕。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兴许下一个真会是你的“良人”。
# m1 v; p# {& y/ t+ j% F7 k% n3 X& |5 a& v3 e; [1 g9 c: `+ T5 ^
谈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9 D3 k0 m% y Z. R$ u# Z- _; W4 h4 U+ M. o/ C v' p
怡然讲述
7 O* G& \$ e9 { W2 i' Q- X
8 g/ I$ T# d% F$ L( q. E/ J5 ?4 s我在省会城市念书,自我上大学以来,就明白爸妈一直都希望我毕业以后能回老家去,他们总说,在学校谈谈恋爱可以,但别太当真。 & X6 D: {, ]# F: T9 ^
0 a8 h4 [( o' X7 ?' U0 g
爸妈的理由也许和很多家长一样: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一个人在外面挺辛苦的,不如回到爸妈身边有个照顾;家里可以动用一些社会资源帮忙找个好工作;介绍的对象家境也不错,可以给你的婚姻提供一个好的起点。这些理由让包括我在内的孩子们在经历了最初的反抗以后,不得不做出一些思考。可能由于他们说得太多了,在宿舍的同学“为爱痴狂”的年代,我明白,校园爱情对于我来说,也许仅仅是个过客。
/ Q6 n) W, V' G9 [" |* l, n8 s0 g) k( V, ~4 U
这个寒假回到家,父母说要我去相亲,男孩叫周天,我父母和他父母都是朋友。按照我们老家的规矩,相亲的第一个程序是女方全家到男方家吃饭。
# g" q+ G3 ?* O9 w% F$ i6 F1 Y5 P$ \$ B) w. s
那天我妈特郑重其事,事先还带我逛街买了套新衣服。 7 s9 X0 F/ W" k8 `
3 l$ C' Y( `% h
第一次进他家的门,感觉很羞涩与不自在,当时只顾埋头扒饭,只是知道他在微笑,长得似乎很清秀。他妈妈很热情、很亲切,我很喜欢。据说他不抽烟不喝酒,我心里对这个微笑的男孩还是不讨厌的。
* Z/ x8 k6 |: p. _# H# T8 i1 U) w8 o9 p( }& U0 d
晚上,周天发短信说对我的印象很好,我心里其实也很开心。从那天起我们就在手机和QQ上聊天,寒假也约了几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好感也与日俱增。回到学校后,我故作深沉地对寝室的小姐妹说,谈场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感觉也挺好,踏实。现在我们每天晚上几乎都在QQ上视频聊天,原本我就恋家,这下节假日更会不折不扣地奔回去了。
+ s' ?, p& \9 Y6 x5 u- ?- x
" Z" X) m. y% a2 @ K# j3 z其实,我们还是渴望一种以婚姻为归宿的恋爱的,相亲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也许上天就把缘分埋藏其中了,说不定就能遇见你一生等待的那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