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沙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论坛(EC通行证)

QQ登录

QQ登录

下沙大学生网QQ群8(千人群)
群号:6490324 ,验证:下沙大学生网。
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助你宣传
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
查看: 67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家山堰塞湖暂无溃堤危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1-24 09:05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8 12:0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从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水情测报指挥中心获悉,7时08分,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开始泄流,泄流高程为740.37米。昨晚(7日),泄流槽水流速度加快,流量增大。
    , H6 V% Z8 c! G  K
    7 ?+ F/ Q: W" M4 @2 s1 e  U+ S    没有能按原计划泄流: A, ^2 C8 f9 a* Y3 W9 ]

    ( H' [2 P* D+ {8 o' R3 \8 u9 l    据了解,由于在堰塞体右岸人工导流明渠里有一块巨石,对泄流形成一定阻碍,再加上泄流时大量漂浮物会涌入明渠,将影响泄流效果,指挥部6日决定新增两个工程排险措施:一是“消阻”,对巨石实施爆破;二是“扩容”,在堰塞体左岸再开挖一条导流明渠,扩大过水断面,尽可能让两条导流明渠之间的堰塞体被淘刷掉。 & }. e  g4 X0 O1 I

    # j9 D6 ~' }. `/ @( g/ x; Y* j7 ^, u    6日下午,100余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被空运至唐家山堰塞体堰顶,对泄流槽进行加宽加深工程施工。因抢险施工需要,修筑了一道临时围堰。后遇降雨,又对新筑的围堰拆除,留有近0.4米的围堰。因此,7日零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达到原定的740米泄流高程时,未能按原计划泄流。
    . y1 W' r4 F# N3 I  g( x1 \& H+ e5 a& I: r
    $ ^: ~9 b- W- \0 Y  j+ e; f
        7日11时30分,一直值守在唐家山堰塞湖坝顶的北川水文站站长饶西平告诉记者,唐家山堰塞湖泄流后,泄水流量仍不理想。 & q$ X9 p0 _: u6 ^* |2 J1 h
    / Y6 N; D6 l0 x6 }! `" a- k9 c6 y
        饶西平说,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是自然泄流,水头不够高,没有多大流量,应该过100多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泄流槽,目前只过了40多个流量。因泄水流量不大,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比泄流前有所提高。
    2 N& g& p5 Y- `7 C, @
      u5 t8 j* ?- a    大坝暂不会塌方溃堤
    8 x' g/ L" E: V3 H& n1 v4 _$ ?  M& c1 b! |; o3 N" Q6 @
        7日12时,成都(搜吧) 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对记者说,抢险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大坝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有溃堤的危险。
    1 _# X" q/ \; @$ w: H9 I/ I1 y7 a* N; Z
        饶西平也表示,目前泄流槽泄流状况平稳,大坝比较安全。据他察看,大坝原有出水点没有明显扩大、增多,也没有出现地裂、地陷,他认为大坝既不会出现塌方,也不会出现溃坝。 8 ?/ W5 y* l; P

    ! [, S* p  S) Y9 b0 {# n    记者在距离唐家山堰塞湖最近的北川通口镇获悉,万一出现溃堤情况,巡逻警车将首先拉响警笛,然后放烟花,最后拉响防汛警报器,以确保群众安全。 ! |$ f- B$ f6 R8 v9 Y' d  z, C) ]* c

    0 }7 K* E% [' F    存在的风险居高不下 5 ^6 @& D# f: T" u( _8 h# K

      d* j2 B& w( T! |4 e' B" {! {( K  V    在唐家山堰塞湖现场指挥抢险施工的水利部部长陈雷,7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导流明渠已经开始缓慢泄流,但泄流的速度与预订计划相比要慢。目前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唐家山堰塞湖的风险居高不下。
    % L+ v2 m0 d0 E, Q# _! ~  m* D2 o' Y& v' k
        气象因素。唐家山堰塞湖上游地区即将进入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报,六七月份上游地区的降水将达到400毫米至500毫米,水量比往年明显偏大。上游来水多,对堰塞湖的泄流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 _  A+ |, @+ T* C' Q: P

    # T2 Q/ J! b$ w% ?1 `8 |    堰塞体地质构造尚未完全查清。堰塞体由山体坍塌形成,地质结构由山石和土块构成。在堰塞体的下方已形成了10个左右的管涌,其中3个管涌比较大,可能对堰塞体的稳定构成影响。 % Y% n8 m! @5 d- Y
    7 z- T4 H6 t/ O; t4 ^
        余震不断。频频发生的余震和持续不断的山体滑坡,在时刻考验着堰塞体的安全。
    0 c( l9 A/ K! M" v$ w) ?1 l, ^4 _/ X  N' s) R* p+ L0 K
        上游的地质变化迅速。唐家山堰塞湖的上游不远处,已经有山体开裂,很可能出现1700多万立方米的山体滑坡。一旦这些山体全部倾落到湖中,巨大的冲击波将瞬间冲垮堰塞体、卷走坝上人员。 8 B) t6 v4 ~& H% _& d
    . d# p6 \6 |# u7 m; N
        记者在现场看到,针对上述不确定因素,水利部专家、武警水电部队及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工兵团正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在堰塞体上加紧抢险施工。 3 c* F* f# u4 K
    ) f3 V( c; s- t( q/ y
        导流槽扩挖持续一周
      T: A' J9 }- I% ^+ r+ h9 n5 ?  I" b5 h; n) H& h( q
        昨日下午,据武警水电一总队三支队教导队副队长宋东峰介绍,当天又调集了武警水电100多名官兵来到抢险现场,继续对导流槽进行扩挖,预计施工将持续一周。目前施工难度较大,至少要开挖土方量十万立方米以上。主要是施工场地太小,施工设备打不开,目前只看到十多台推土机和挖掘机在紧张施工。目前武警水电部队在施工现场的人数已达到200多人。扩挖的主要原因是有大量的漂浮物堵塞了导流槽的进水口,影响了水的过流速度。
    ) D6 D$ {3 n" {# H2 }+ f1 {6 a3 \/ O
    ; s% I2 V# \  n9 w$ g: W' [    当天上午,直升飞机已往唐家山堰塞湖运送了3吨炸药。
    ) ]. D. r1 [! h
    5 v1 n; e! M. x    危险堰塞湖二十七座
    , Z4 e: _1 {: S6 v( b3 C
    9 m) D. s; U" c, c* X. q    日前,据四川省政府举行汶川大地震第22场新闻发布会透露,目前尚未解除危险的堰塞湖有27座。 . z/ f, Z/ D6 G4 X) e3 e  {
    * f+ `, `; B- ?& g& r! N
        由国家水利部除险20座,其中19座正在实施排险,1座武警水电部队已进入现场。
    2 r+ O' [4 M* E" d. \
    " a& _7 e) z  M, }8 ]- b9 l    由地方政府安排除险7座,1座已成功爆破,正在观测;4座正在排险;1座已进场实地查勘,正在解决交通问题;1座因道路阻断暂不具备施工条件。(新华社、人民网、四川在线) ; e; k9 u$ P; v& r

    # s2 O$ t& F, W. b  下游群众请勿过度恐慌 ) T% ~4 ~7 J# f1 T1 S

    ; _( r3 a  h7 |1 K    抢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 V+ j& Y7 k" B3 v3 L3 [
    ) [/ {. b) w2 Y7 x# j" B5 K5 j    昨日上午10时50分,记者搭乘济南军区某陆航团抵达唐家山堰塞湖大坝。直升机还未降落时,记者从窗口看到,几十台大型施工机械正在导流明渠中及周边紧张施工,湖水正顺着导流明渠的中间不急不缓地向下游流淌,水流在散落的石块上不时激起阵阵白色浪花。 4 z  @! F, \: u; n, n

    - P6 Q7 V1 m4 R    在大坝施工现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范晓光希望媒体发布信息,提醒堰塞湖下游群众不要过度恐慌,抢险工作正在按照预订计划有序进行。“大坝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有溃堤的危险。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最后撤离的一定是部队,部队中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领导干部。”范晓光说。 / S0 H) b4 o, I( j
    2 X$ t3 V* A# }1 k$ P5 ?; n7 u
        据范晓光介绍,目前的施工方案主要是加宽、加深导流明渠,以便使不断上涨的湖水能够尽快从导流明渠中溢出。由于施工过程中,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不时因遭遇巨大石块受阻,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已做好爆破准备。目前,3吨炸药和数千枚雷管已经运送到位,工兵分队已经做好爆破的一切准备。
    0 m% p( A3 p2 E: g0 C" P$ P( r* r( P) O9 G! |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武警水电部队近百名官兵的努力下,导流明渠的尾部已形成一个喇叭口雏形,从这里流向下游的水流正在逐渐加大。在导流明渠的前部,由于开口较窄,水流的速度明显要比尾部快很多,水流不断冲刷着两岸的泥土、石块。(新华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08-6-9 10:05:10 | 只看该作者
    持续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