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7 Z, z' u" i3 [4 M! |0 g* o
" e) @3 Y0 C6 b$ K. q5 J% X2 z `8 i
1 ]6 F; W/ A- o6 Y9 R7 C1 [: F5 f* Q/ h% j6 x
像《手机》中严守一一样幽默的刘震云昨天现身晓风书屋签售,他的态度真诚到掏心窝的程度,他的幽默像搞笑台词一样往外冒,一再触发大家的的笑神经。 ; y4 i+ d4 [6 P/ b% ?
4 ]& e7 @$ D9 x
* l% _7 Q {0 |5 a1 o* `3 N
1 K" E- Z4 e E) Q* s# u; w j
身披妈妈亲手做的中式棉袄,一个裤腿还高高卷起,如果不是刘震云满嘴蹦着“孤独”、“哈姆雷特”这些文诌诌的字眼,他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个带点书生气的民工。刘震云说起话来态度真诚,诚恳到掏心窝的程度,但耍贫嘴的癖好还是不断从滔滔不绝的语句中冒出来。
$ J, V+ `/ ^; ]# u( p! u
7 j$ M2 i* n$ Z- t/ |7 F+ O( ?' [/ S+ ?1 K7 P) N2 _4 m9 _
; d- K4 v/ l$ M2 m, x {) T 比如,他说起自己的小说《我的刘跃进》原型,就是他一个在北京工地上当厨子的表哥,经常忧国忧民,睡不着觉。“半夜里电话响了,我说,‘哥,咋啦?’他说:‘你还睡!萨达姆死啦!’我说:‘那怎么办?咱能不能节哀顺变,洗洗睡吧?’他说:‘不行!萨达姆死得难看,我希望他们下次绞得好点!’”
* R1 b: Q% \0 D1 x0 @' b {. I# B8 r; u ~5 l' E5 ?* L, U
& C' b9 f+ P+ ]2 i# s
! T1 c; M% t$ G$ w
后来萨达姆弟弟被处死,他表哥又打电话来说:“这回绞得还不如上次呢!”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民工,启发了他对羊与狼关系的思索,从而写出了《我叫刘跃进》。 - N' G. h u1 c0 M, s7 U/ }, h
0 ~: i5 R- K! c
- _" ^ T$ c5 ?4 r
8 q7 l4 q' Q5 e3 ] 从《一地鸡毛》、《手机》到《我叫刘跃进》,刘震云不仅是原创,还是编剧,与影视的缘分不浅,“审美疲劳”等经典台词瞬间传遍全中国。用他文学性的表达是,这些经典台词都是作品中人物的话,而不是刘震云的话。有记者表示疑惑,他说,这就像写字惯了不假思索,写小说时小说中的人物自然在他笔下活起来,说的话也自动生成。 + t( _* p4 d4 Q. j
( H3 C7 @$ N0 k8 j
1 F# B# F0 N6 e, S. ]) g
3 m# N% ]9 ]! W' }8 O; n 幽默的背后是智慧,是看待事物的眼光。但是刘震云谦虚地说,女儿说他“笨”,他叫女儿“老刘”,女儿叫他“小刘”。但刘震云显然很有思考,他认为,鲁迅说的中国人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未必准确,“中国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在头脑上,而是在眼睛上——缺乏长远的眼光。”他认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非常重要,做事看十天还是做事看十年,会成为他判断一个人能否成为朋友的重要标准。
" F$ t' {' W+ X$ k/ Z9 c; ]0 m8 g" ^; ~! d7 G" M3 _
0 @+ ?& @0 c0 r, F
7 ~% y, Y* Q; A% k/ M% ]. J 与《南京!南京!》导演陆川一班飞机来杭州的刘震云透露,陆川也是他的朋友,他们当天就一个合作意向聊了很久,他很期待某天能与陆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