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放榜日,却亦是又到一个伤心时,几家欢喜几家愁。那几个数字,那几条虚妄的分数线,冷酷的将许多苦读多年的莘莘学子拒之门外。此门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其间的份量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重得多。很讽刺的是,高考,倒是和旧时的科举有了几分形似,虽然高中者未必就功成名就,官袍加身,可这似乎是农村的考生们走出农村,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之最好途径了。不要觉得范进中举只是个笑话,这样看似荒诞的事情,却在以一种更荒诞的方式轮回着。0 F1 w& `2 }- ^+ w
, Z, N( ~) A, H 打从背上书包的那一刻,农村孩子的身上就背负起较之城市孩子更沉重的期望,中国的社会现实下,“农”这张似乎象征着辛苦,贫穷,落后的皮,是很多人都渴望摆脱而后快的。理直气壮的走入城市,在城市中获得一个合法的居留身份,寻找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从自己这一辈开始,彻底的摆脱过去改头换面,成为城市的一员,大学的大门使这一切都看起来更加亲切,更加可望,并可及。这也成为学习的一个似乎更充分,更具蛊惑性的理由。, n/ f& K0 _$ i